经过大力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我国的水利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使我国的水利工程在管理上进一步的科学化、规范化以及现代化,在施工技术上走上了国际领先行列,取得了“高精尖”技术的跨越式突破。虽然我国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如此的成功,但在长期的发展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管理方面,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
2.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部分已建工程质量有待提高
一些已建工程所采用的设计标准偏低,质量不能达到现有标准的要求,在使用上存在着风险,不能满足防洪兴利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党和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越来越注重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要求进一步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的提高,因此一些以建的工程已不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在工程结构方面出现的比较严重的问题有:堤顶高程不足、堤身断面单薄以及堤基渗涌严重等。这些问题在98年南方特大洪水中显露的尤为突出,仅中下游干堤出现险情就高达数千余处,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至1998年期间,全国因洪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10500亿元。虽然我国已建成的各类大中小型水库已达十万余座,但存在病险的水库就占到四成之多,这些问题水库的运行不仅严重的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全局谋划,而且带险运行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一旦出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2.2“重建轻管”
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运营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重建轻管”现象,这一现象导致了管理方式落后,严重的阻碍了工程建设及其效益的发挥。大量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导致许多水利工程在有较大洪水到来时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重建轻管”现象是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手段上的一大漏洞,就水利工程的安全监测方面而言,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达到工程安全和调度运行要求的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就个体企业而言,在工程建设管理上的疏忽更是导致安全隐患的直接原因。所以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既需要国家在各个方面的支持与投入,也需要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建立起专门的工程管理策划部门,特别要注重对于安全管理的要求,加大对出险加固安排和资金的投入。
2.3水利工程建设与国民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需要不符
鉴于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被提上了国家发展稳定和谐的日程中,而就现阶段而言,虽然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就总体上来说还是落后于当前形势的需要。在有些地区对江河湖海的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没能充分利用我国由地势而造就的水能资源,还有在部分大江大河的干支流上缺乏控制性水库工程,以致于在防洪防旱上一直处于听天由命的局面。北方地区是我国降水较少、河流稀少的地区,经常会出现干旱缺水的局面,这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这是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战略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进行南水北调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这地区资源丰富的地下水,修建规模合理、结构科学、适用广泛的地下水库工程,已解决在这一地区发生的严重的干旱缺水现象。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是对可用水、待用水的开发保护利用,还包括对废水的处理回收再利用,若生活生产废水处理的不当,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严重的会造成对干净水资源的污染,而且对人民的身体健康还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水利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涉及的范围极广,无论是从其管理方面来说还是从其关键技术方面来说,都需要广大水利建设者的辛勤劳作、团结奋斗。
